新闻动态

【听,山茶花开的声音】年味在秋千上荡漾

发布日期:2025-01-23 08:16    点击次数:54

▲山茶花盛放 陶红 摄

“冷艳争春喜烂然,山茶按谱甲于滇,树头万朵齐吞火,残雪烧红半个天。”山茶花,属于云南,又不仅仅灿然云南。山茶花,绽放时,绚烂多彩;凋零时,她的花瓣依旧相互依偎,紧密携手,象征团结与友爱。承于此,2018年6月,以繁荣云南民族文化、培厚文学艺术土壤、见证并记录云南民族团结进步、社会和谐发展为己任的《民族时报》“山茶花”文化副刊绽放云岭。历经5年多的阳光雨露和风雨滋养,以及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作者、读者的关爱和支持,独属云南的“山茶花”愈显魅力。

希望“山茶花”好一点,再好一点,更好一点!这是我们的心声,也是我们的行动。2024年,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,在新的起点上,要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,我们带上希冀与期许再出发,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。

今天起,《民族时报》的“山茶花”将“合乐而歌”,让我们的广大读者不仅能欣赏到优美而有故事的文学艺术作品,更能聆听到声情并茂的音频版本,一起沉浸于民族特色浓郁的文化芬芳里。

让我们一起,听,山茶花开的声音……

年味在秋千上荡漾

展开剩余74%

曲靖市麒麟区滇东饮食文化城春节年货街。 图源:云新闻

说起过年的习俗,大家想到最多的是放鞭炮、贴春联、穿新衣、玩社火、压岁钱……而在我心里,除了这些,过年还有一项重要的年俗活动——荡秋千。

记得小时候,每到过年,离我家不远的后街上都会搭个大秋千,就在我好朋友的家门前。他家门前有一棵高大的皂角树,地势平坦开阔,乡亲们借助大树的枝杈作为秋千的一个支架,另一边再搭起一个架子,两个支撑点之间固定一根粗大结实的横杠,提前把绳子套在横杠上,而后在绳子正中央固定一个秋千板,一架秋千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就这样大功告成。

每天荡秋千的人很多,把秋千围得严严实实,成了我们村的娱乐中心。

那时,我的几位叔叔正值青春年少,他们是荡得最好,荡得最高,动作娴熟潇洒自如的“空中飞人”。荡秋千时,他们把双脚叉开踏在秋千板上,顺势向前蹬,这时两只胳膊伸展开,带动把秋千的双绳分开,而后依次按照这种操作模式连续蹬十多下,就在空中摇摆式地飞起来。人群中不时发出“咦”的惊叹声,我在秋千下仰头观看,心里紧张地替叔叔捏把汗,而他们却从容自如、十分惬意,有时还沉醉地闭上眼睛,聆听耳边呼呼的风声,徜徉在和煦的春风里。

上一个人刚刚从秋千上下来,下一个人迫不急待地抓住绳子,匆匆忙忙开始荡起来。

我的母亲那时已近不惑之年,她习惯和我的婶婶以及左邻右舍的嫂子来到秋千前,热热闹闹的谈论着一年的收获,新鲜的见闻,十里八村的趣事,时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。她们喜欢两两结合,脸对脸站在秋千上,相互配合默契地蹬秋千,秋千在循环往复中发出“吱吱呀呀”的响声,仿佛为她们助威呐喊。

在娱乐设施单调的年代,一架秋千,就像磁石一样把辛劳了一年的乡亲们聚集在一起,给他们带来了欢乐,沟通了感情,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。

可惜这个秋千太大,我们手太小,连绳子都握不住,只好望“秋”兴叹。于是每到过年,父亲就会在我家院子的枣树上为我们姊妹几个搭一个小秋千,这里很快成了小伙伴们的乐园。

我站在秋千上,小朋友在身后使劲推我,再加上我双脚用力向前蹬,身子就轻轻地飘起来,忽前忽后,天空和地面随着晃动旋转起来。刚开始,我觉得有些晕,闭上了眼睛,感觉自己像小鸟一样在天空自由地飞翔,那种美妙的感觉无法形容。

小伙伴们还会创造一些新玩法,比如一个人坐在秋千板上,众人帮忙把两条秋千绳拧在一起,拧成一个“大麻花”,突然松开手,秋千就开始转圈,停止转动后,小伙伴晕晕乎乎地走下来,像喝醉酒一样分不清南北西东,逗得众人哈哈大笑。小小的秋千,为农家小院增添了欢声笑语,其乐融融,年味浓浓。

如今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,家乡的小区、公园、村庄都安上了健身器材,秋千也随处可见。

如今我们村子里过年还搭着大秋千,每当新年到来,我都如约而至,荡几次秋千,回忆那秋千架旁的欢声笑语,重温那浓浓的年味与乡愁。

来源:民族时报

作者: 周虎军(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)

监制:杨燕明

播音:马新焕

校对:李明

编辑:陈慧君

发布于:云南省